PCR實驗室裝修要符合國家有關安全、環保和衛生的標準,確保工作人員的安全和健康。空間布局應緊湊,合理利用空間,確保實驗室的功能性、安全性和效率。
應將實驗室分為四個區域:試劑準備區、樣品制備區、擴增區和擴增產物分析區。這四個單獨的工作區域并設有專用走廊,各工作區域應設緩沖間,工作區與緩沖間宜安裝連鎖裝置,避免與其他環境交叉混雜。
試劑準備區:無需特殊壓力控制要求,主要設備包括天平、冰箱、離心機等。
樣品制備區:應為正壓,主要設備包括生物安全柜、離心機等,需要較大的空間來放置設備。
擴增區:應為負壓,設備主要包括核酸擴增熱循環儀、超凈臺等,盡量減少人員走動。
擴增產物分析區:應為負壓,主要設備有酶標儀、洗板機等。
由于PCR技術的高敏感性,實驗室設計需獨立區域設計,避免交叉污染,各區域之間應形成單向流線,采用全送全排的氣流組織形式,嚴格的凈化要求,但是為避免各個實驗區域交叉污染的可能性,宜采用全送全排的氣流組織形式,嚴格控制送、排風的比例以保證各實驗區壓力要求。
實驗室圍護結構應牢固、氣密,所有陰陽角應圓弧過渡,內壁光潔易清潔,地面使用PVC卷材或環氧樹脂自流坪,無縫隙、耐腐蝕。
根據實驗室的實際需求和預算情況,合理分配資金用于裝修建設的各個環節。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和施工管理,可以確保PCR實驗室的裝修建設質量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。